Monday, December 17, 2007

知識遊樂園:中研院的醍醐味 泰穎

知識遊樂園:中研院的醍醐味 泰穎
南港,位在台北市郊區的寧靜之地,也是我國最高學術殿堂「中央研究院」的所在地。不過,當我的親友一聽到我在中央研究院服務時,第一個反應是:「不錯不錯,優秀優秀。」第二個反應則是:「那裡是不是有憲兵站崗啊?」等到我和親朋好友們介紹中研院裡面的景點、展覽的時候,大家的第三個反應是:「要門票嗎?」、「我們一般人可以進去嗎?」這種半嚴肅半認真的質問,真是讓我們哭笑不得。
事實上,在李遠哲前院長、翁啟惠院長的鼓勵之下,中研院除了身兼全國最高學術研究機構,持續致力於提升國內學術環境之外,知識的普及,也同樣是我們努力的目標。因此,中研院在過去數十年中,也陸續建置了許多展示空間,期待透過這些主題性知識的科普推廣工作,和社會大眾互動,也善盡中研院人的社會責任。當然,學者們的研究空間,我們一般來賓可能不便打擾。但是中研院,可是還有許多兼具知性與感性的景點,值得您細細品味呢!
如果您對歷史、人文方面的知識有興趣,您可以造訪歷史文物陳列館與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欣賞人類長遠以來的文明累積。例如在歷史文物陳列館中,來賓可以欣賞三千年前商朝皇家所使用的青銅鼎,認識古人精湛的工藝技術;也可以透過清朝康熙皇帝的詔書,回味台灣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鄭成功與清朝週旋的過程。而在民族學博物館中,您可以欣賞到南島語族在台灣土地上,適應、生根、茁壯之後所開出的美麗花朵,認識這群我們這塊土地原本的主人。
如果您喜歡美術,您也可以造訪嶺南美術館,欣賞在近代中國美術史上赫赫有名的嶺南畫派大家作品。而在學術活動中心前草坪的朱銘太極雕像,與統計所旁的石嵌畫,也同樣可以讓您在繁忙而令人厭惡的台北紛擾塵囂中,找到一股清新的美學氛圍。
如果您是喜歡酷炫新知的朋友,那麼還有一個展示空間是您絕對不能錯過的:那就是位在中研院人文社會聯合圖書館二樓的「數位典藏展示中心」。數位典藏計畫,是將國內許多重要的學術研究與文物標本典藏成果,加以數位化、網路化。而中研院數位典藏展示中心,正是將院內各個數典計畫成果加以展現的場域。目前至2008年4月30日,您可以在此參觀由史語所規劃的「穿越歷史長河—文明科技四千年」特展。您想親身體驗古人石刻拓印的工法嗎?您曾經想過和二千年前的人一樣,用毛筆在簡牘上寫字嗎?您又曾經體驗「隔空轉物」的超物理性經驗,在魔幻水晶球中轉動、欣賞難得一見的十三行人面陶罐嗎?許許多多驚喜,都在數位典藏展示中心等著您來體驗呢!
不過,由於經費與人力上的限制,中研院的博物館群,開放時間多半有些不同。建議您事先上網搜尋、或是電話詢問開放時間,以免失之交臂。如果您可以呼朋引伴,只要達到一定人數,這些博物館空間也都很樂意安排客製化的導覽行程。如果您是三、五好友,臨時興起、想要到中研院尋幽訪勝,建議您週三造訪,因為每個星期三是中研院各展示空間開放時段最為密集的時候,也許您早上可以安排一兩處展示空間,下午可以在院內餐廳用餐,也可以到南港舊莊路上的茶莊,享受片刻清閒,隨處行腳,就是驚奇。
身為一位遊客,大家可能還會好奇,到中研院一遊,還有甚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您開車過來,建議您帶著證件,以方便在正門口換證,同時也會和您酌收一些停車費用。如果您是步行、腳踏車或是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那就不用擔心上述的問題囉!而在各展示空間內,由於需要維持展件的最佳狀態,因此溫度上會較低,同時在攝影方面也會有些限制,還請大家多多海涵。
對我來說,中研院雖然四週有圍牆,但是只要您願意邁入這圍牆內的街道中,您就會發現在南港的一角,有著另一種與眾不同、知識的醍醐味。在這裡一棟棟的館舍,宛如就是知識的遊樂園般,等著您來體驗文明的累積與知識的新奇!

中央研究院歷史文物陳列館
http://www.ihp.sinica.edu.tw/~museum/tw/index.html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http://www.sinica.edu.tw/ioe/tool/museum/
穿越歷史長河---文明科技四千年特展
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dahcr/exhibit_2007/

Friday, December 14, 2007

「文明的根」數位典藏技術應用系列講座(三)

「文明的根」數位典藏技術應用系列講座(三)
安陽考古的復原與重建
The Reconstruction of Anyang Archaeology Research
時間:96年12月21日下午2時至4時
地點: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物陳列館5F會議室
主持人:史語所數位知識總體經營計畫主持人 李宗焜先生
主講人:史語所數位知識總體經營計畫考古分項協同主持人 林玉雲女士


殷墟的發現與研究已近八十載,安陽考古資料的數位化,提供學界及民眾除了書本式的資料外,另一種便捷利用的選擇。2000年數位博物館計畫以及2001年的起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本所嘗試各種虛擬復原技術的可能性,包括商代車馬坑、商王大墓的復原,3D環物技術,以及地理資訊系統的結合。這些技術的運用無寧是為了讓民眾透過資訊科技導引,能鮮明具體地進入商朝文化的殿堂。近來洹北商城的發現,改寫我們對安陽考古的看法,本計畫開發中的安陽考古地理資訊系統希望提供新的研究視野及研究工具。

參考網路資源
考古發掘遺物、照片紀錄與檔案計畫
http://archeodata.sinica.edu.tw/
世紀考古大發現
http://www.sinica.edu.tw/~dmuseum/
數位解古
http://archeodata.sinica.edu.tw/h7/menu.html

本講座免事先報名,敬備茶點,歡迎踴躍參加!
連絡人:廖彩惠、陳泰穎 02-2782-9555 分機691

Monday, December 03, 2007

史語所數位典藏官方網站互動區上線嚕~

史語所數位典藏官方網站互動區上線嚕~
各位朋友大家好
史語所數位典藏官方網站http://www.ihp.sinica.edu.tw/~dahcr/互動區上線嚕~
您可以在此瀏覽數位典藏相關之研討會心得文件。也可以暢所欲言,自由表達您對歷史、人類學、圖書資訊、檔案管理與數位典藏方面的意見而如果您有任何問題,也歡迎您利用我們的常見問題FAQ,和我們分享您心中的疑惑。歡迎多加利用!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IHP digital archives(http://www.ihp.sinica.edu.tw/~dahcr/) has launched our new service—Comment~
Users can browse the articles of the disquisition and share what you have learned in your mind with everybody. And you may also raise your own question and we will make the reply online or privately.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and we expect to see you 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