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遊樂園:中研院的醍醐味 泰穎
南港,位在台北市郊區的寧靜之地,也是我國最高學術殿堂「中央研究院」的所在地。不過,當我的親友一聽到我在中央研究院服務時,第一個反應是:「不錯不錯,優秀優秀。」第二個反應則是:「那裡是不是有憲兵站崗啊?」等到我和親朋好友們介紹中研院裡面的景點、展覽的時候,大家的第三個反應是:「要門票嗎?」、「我們一般人可以進去嗎?」這種半嚴肅半認真的質問,真是讓我們哭笑不得。
事實上,在李遠哲前院長、翁啟惠院長的鼓勵之下,中研院除了身兼全國最高學術研究機構,持續致力於提升國內學術環境之外,知識的普及,也同樣是我們努力的目標。因此,中研院在過去數十年中,也陸續建置了許多展示空間,期待透過這些主題性知識的科普推廣工作,和社會大眾互動,也善盡中研院人的社會責任。當然,學者們的研究空間,我們一般來賓可能不便打擾。但是中研院,可是還有許多兼具知性與感性的景點,值得您細細品味呢!
如果您對歷史、人文方面的知識有興趣,您可以造訪歷史文物陳列館與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欣賞人類長遠以來的文明累積。例如在歷史文物陳列館中,來賓可以欣賞三千年前商朝皇家所使用的青銅鼎,認識古人精湛的工藝技術;也可以透過清朝康熙皇帝的詔書,回味台灣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鄭成功與清朝週旋的過程。而在民族學博物館中,您可以欣賞到南島語族在台灣土地上,適應、生根、茁壯之後所開出的美麗花朵,認識這群我們這塊土地原本的主人。
如果您喜歡美術,您也可以造訪嶺南美術館,欣賞在近代中國美術史上赫赫有名的嶺南畫派大家作品。而在學術活動中心前草坪的朱銘太極雕像,與統計所旁的石嵌畫,也同樣可以讓您在繁忙而令人厭惡的台北紛擾塵囂中,找到一股清新的美學氛圍。
如果您是喜歡酷炫新知的朋友,那麼還有一個展示空間是您絕對不能錯過的:那就是位在中研院人文社會聯合圖書館二樓的「數位典藏展示中心」。數位典藏計畫,是將國內許多重要的學術研究與文物標本典藏成果,加以數位化、網路化。而中研院數位典藏展示中心,正是將院內各個數典計畫成果加以展現的場域。目前至2008年4月30日,您可以在此參觀由史語所規劃的「穿越歷史長河—文明科技四千年」特展。您想親身體驗古人石刻拓印的工法嗎?您曾經想過和二千年前的人一樣,用毛筆在簡牘上寫字嗎?您又曾經體驗「隔空轉物」的超物理性經驗,在魔幻水晶球中轉動、欣賞難得一見的十三行人面陶罐嗎?許許多多驚喜,都在數位典藏展示中心等著您來體驗呢!
不過,由於經費與人力上的限制,中研院的博物館群,開放時間多半有些不同。建議您事先上網搜尋、或是電話詢問開放時間,以免失之交臂。如果您可以呼朋引伴,只要達到一定人數,這些博物館空間也都很樂意安排客製化的導覽行程。如果您是三、五好友,臨時興起、想要到中研院尋幽訪勝,建議您週三造訪,因為每個星期三是中研院各展示空間開放時段最為密集的時候,也許您早上可以安排一兩處展示空間,下午可以在院內餐廳用餐,也可以到南港舊莊路上的茶莊,享受片刻清閒,隨處行腳,就是驚奇。
身為一位遊客,大家可能還會好奇,到中研院一遊,還有甚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您開車過來,建議您帶著證件,以方便在正門口換證,同時也會和您酌收一些停車費用。如果您是步行、腳踏車或是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那就不用擔心上述的問題囉!而在各展示空間內,由於需要維持展件的最佳狀態,因此溫度上會較低,同時在攝影方面也會有些限制,還請大家多多海涵。
對我來說,中研院雖然四週有圍牆,但是只要您願意邁入這圍牆內的街道中,您就會發現在南港的一角,有著另一種與眾不同、知識的醍醐味。在這裡一棟棟的館舍,宛如就是知識的遊樂園般,等著您來體驗文明的累積與知識的新奇!
中央研究院歷史文物陳列館
http://www.ihp.sinica.edu.tw/~museum/tw/index.html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http://www.sinica.edu.tw/ioe/tool/museum/
穿越歷史長河---文明科技四千年特展
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dahcr/exhibit_2007/
Monday, December 17, 2007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