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15, 2008
超冷知識哪裡找
是甚麼地方有山有水?是甚麼地方有魚有貝?
是甚麼地方有歷史有文化?
答案就是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資源網!
中央研究院從創所以來,到今年恰恰好是八十年
在這八十年當中,中央研究院無論在人文社會科學或是自然科學方面
都已經有了豐富的研究成果
不過在過去
大家總覺得中央研究院
是個高不可攀的地方
連中研院在哪裡、外面有沒有憲兵站崗
都說不太清楚
只知道這裡有得諾貝爾獎的人在工作
至於到底這裡在做甚麼
大概很少有人可以說個清楚吧
中央研究院
是全國最高學術研究單位
因此全國所有學術領域的頂尖專家
幾乎都聚集在南港的中研院裡面了
這些專家們的工作
就是盡可能地將各個不同領域的學問
做最深入的研究
讓我們的科技能夠進步
文化能夠更豐富
除了透過研討會、高等教育等方法來推廣中研院的研究成果之外
中研院也設立了許多博物館,有許多不同的主題
歡迎大家來南港參觀
可是如果我們不方便來台北南港實地參觀
該怎麼辦呢
網路是萬能的
在這數位化的年代
我們簡單地動動鍵盤滑鼠
到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資源網
http://digiarch.sinica.edu.tw/index.jsp
在這裡,我們可以找到各種中研院已經完成數位化的主題
有很多冷到不行、但是你臨時想到還真的不知道要怎麼樣找資料、找答案的問題
在中研院的數位典藏
都找得到答案
例如你喜歡魚
就可以到數位典藏資源網的魚類資料庫
你可以從魚的名字、長相、習性種種
把所有的魚知識一次看個夠
搞不好以後還能去參加TV冠軍呢~
如果你遇到怪卡的歷史老師
丟給你一篇:”請就中華民國於巴黎和會期間所扮演之角色進行申論”的報告
不要怕
中研院的外交檔案可以幫你
讓你知道中華民國的外交孤兒處境
從1919年開始就是這麼倒楣了
(我看大概是國旗設計不好,全世界唯二四分之三紅底、四分之一藍底的國旗設計,就是緬甸跟ROC,兩個被全世界排擠欺負的國家….)
所以呢
修身養性培養興趣格物致知的時候
可以上中研院數位典藏資源網
閒來無事或是失眠的時候
也可以上中研院數位典藏資源網
當你十萬火急、急著找知識、急著找答案的時候
除了YAHOO知識家與維基百科
我們如果需要一些更嚴謹的學術資源
那更應該要去中研院數位典藏資源網
來中研院尋寶吧
你一定會不虛此行~~~
Thursday, May 01, 2008
「穿越歷史長河—文明科技四千年」全國巡迴展
「穿越歷史長河—文明科技四千年」全國巡迴展
為慶祝史語所創所八十週年,97年5月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數位典藏成果,將於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新竹市文化局影像博物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國立台灣文學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北中南東共七大博物館,進行巡迴展出。
展出時間:
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中央通廊(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號)
97年5月8日至5月31日,週一至週日早上9時至下午6時半
新竹影像博物館‧國民放映廳(新竹市中正路65號)
97年6月8日至6月29日,週三至週日 早上9時至12時 下午1時30分至5時 晚上6時30分至9時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第三特展室(台中市北區館前路一號)
97年7月8日至8月31日,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文物大樓一樓第二特展室(南投市中興新村光明一路252號)
97年9月7日至10月31日,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
國立台灣文學館‧展示室C(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
97年11月8日至12月31日,週二至週日上午10時至下午5時
國立科學工藝館‧四樓展示廳(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720號)
98年1月8日至2月28日,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第一特展室(台東市博物館路1號)
98年3月8日至4月30日,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
相關網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中研院史語所數位知識總體經營計畫
http://www।ihp.sinica.edu.tw/~dahcr/
史語所‧穿越歷史長河——文明科技四千年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dahcr/exhibit_2007/
Tuesday, April 22, 2008
Monday, January 14, 2008
寒假作業與報告撰寫參訪最佳選擇:「穿越歷史長河—文明科技四千年」
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特展
從肢體語言、文字發明、紙張誕生、印刷術複製、
攝影術普及、再到電腦走入我們的生活,
文明科技四千年流轉的漫漫長河,
人文與科技撞擊的璀璨火花盡在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展示中心
展期:即日起至97年4月30日
展出時間:週一至週五早上九時至下午五時(國定假日不開放)
展覽特色:
1.免費入場與中英文導覽服務
2.可協助各級學校教師團體與中研院博物館群參訪事宜
3.親身體驗古意盎然的漢朝拓片與書簡製作歷程
4.最炫的觸控式螢幕、體驗未來次世代電腦的操作方式
5.社會與人文‧科技與生活寒假教學參訪與校外教學最佳展覽選擇
參訪協助與諮詢: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推廣辦公室林小姐
TEL : 02-2652-5277 / 02-2652-5279
Email: betty168@gate.sinica.edu.tw
網路資源:
數位典藏中央研究院機構計畫http://ndaip.sinica.edu.tw/index2.htm
穿越歷史長河‧文明科技四千年特展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dahcr/exhibit_2007/
交通資訊
公車:205,212(直行),270,276,306,620,645至中研院站
捷運:板南線至昆陽站換乘公車212,270,藍25至中研院站
火車:南港站下車換乘公車212,270,藍25至中研院站
Tuesday, January 08, 2008
體驗比爾蓋茲所說的「自然操作‧人機互動」新電腦潮流!
最近Bill Gates退休,算是資訊產業界的頭條新聞。不過大家除了注意Bill的退休告白影片、欣賞他老兄的幽默感之外,其實還有很多資訊產業未來發展的訊息,也值得我們關注。
以下是2008年1月7日BBC中文網的新聞
「蓋茨:未來五年人機互動將發生變革」,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7170000/newsid_7174800/7174801.stm
蓋茨在BBC新聞網站上接受讀者提問時說,更直覺和更自然的技術將取代鼠標和鍵盤。
蓋茨說,觸摸、視覺和語音界面將更為重要,這就是他所說的"自然用戶界面"。
“我們將增加觸摸和直接控制的功能,加入視覺技術,讓電腦能看到你在做什麼,同時增加語音和書寫的功能。”
蓋茨還展示了“未來科技”--微軟智能觸控桌面電腦(Microsoft Surface),看上去就像一張具有多功能的桌面屏幕。
蓋茨自信地說:“未來五年,我們將看到數千萬人用這一觸碰界面來瀏覽他們的相片、音樂、安排日常生活。”
換言之,未來我們原本已經習慣20年(我從1988年國小2年級開始用了我的第一台AT286電腦,到今年真的是20年~!),電腦螢幕+主機+鍵盤+滑鼠的操作配備,以及運用鍵盤輸入指令、滑鼠點選游標的人機互動方式,也將改以所謂的「自然操作」方式。我們在科幻電影中所看到的手控、聲控操作模式,其實現在都已經完成實驗階段,只是因為造價昂貴、成本還無法降低,所以尚未能夠普及到一般的電腦使用市場上。
不過,除了資訊大展、或是妳/你碰巧就在資訊產業界以外,還有什麼機會可以先賭為快這種令人期待的人機互動模式呢?目前正在中央研究院展出的「穿越歷史長河:文明科技四千年」特展,就一口氣展出了兩個具有「自然操作」模式的展示機台。其中之一的「多人互動桌」,是由中研院計算中心GIS小組、多媒體小組與史語所共同合作,以史語所的文物做為創意拼圖發想,您可以在多人互動螢幕上,直接以觸控方式進行拼圖與指令的下達動作。
而另外一台「魔幻水晶球」,則是結合了投影及壓力感測技術,當觀眾運用手指,在螢幕上點選了想要欣賞的3D史語所文物影像之後,我們就可以在機台的水晶球體上面,直接用我們的手掌操控文物影像,讓文物做360度的移動。這對我們這種20、30世代,習慣影像出現在電腦上的LKK來說,確實是種驚奇的體驗。
未來人與電腦互動的方式,我想是非常多元而令人期待的。想來體驗一下未來人類與電腦的嶄新可能嗎?來趟中研院就對了!
參考資料
BBC中文網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7170000/newsid_7174800/7174801.stm
穿越歷史長河-文明科技四千年(已經延展至2008年4月30日)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dahcr/exhibit_2007/new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