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08, 2008

體驗比爾蓋茲所說的「自然操作‧人機互動」新電腦潮流!

體驗比爾蓋茲所說的「自然操作‧人機互動」新電腦潮流! 泰穎

最近Bill Gates退休,算是資訊產業界的頭條新聞。不過大家除了注意Bill的退休告白影片、欣賞他老兄的幽默感之外,其實還有很多資訊產業未來發展的訊息,也值得我們關注。
以下是2008年1月7日BBC中文網的新聞
「蓋茨:未來五年人機互動將發生變革」,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7170000/newsid_7174800/7174801.stm
蓋茨在BBC新聞網站上接受讀者提問時說,更直覺和更自然的技術將取代鼠標和鍵盤。
蓋茨說,觸摸、視覺和語音界面將更為重要,這就是他所說的"自然用戶界面"。
“我們將增加觸摸和直接控制的功能,加入視覺技術,讓電腦能看到你在做什麼,同時增加語音和書寫的功能。”
蓋茨還展示了“未來科技”--微軟智能觸控桌面電腦(Microsoft Surface),看上去就像一張具有多功能的桌面屏幕。
蓋茨自信地說:“未來五年,我們將看到數千萬人用這一觸碰界面來瀏覽他們的相片、音樂、安排日常生活。”
換言之,未來我們原本已經習慣20年(我從1988年國小2年級開始用了我的第一台AT286電腦,到今年真的是20年~!),電腦螢幕+主機+鍵盤+滑鼠的操作配備,以及運用鍵盤輸入指令、滑鼠點選游標的人機互動方式,也將改以所謂的「自然操作」方式。我們在科幻電影中所看到的手控、聲控操作模式,其實現在都已經完成實驗階段,只是因為造價昂貴、成本還無法降低,所以尚未能夠普及到一般的電腦使用市場上。
不過,除了資訊大展、或是妳/你碰巧就在資訊產業界以外,還有什麼機會可以先賭為快這種令人期待的人機互動模式呢?目前正在中央研究院展出的「穿越歷史長河:文明科技四千年」特展,就一口氣展出了兩個具有「自然操作」模式的展示機台。其中之一的「多人互動桌」,是由中研院計算中心GIS小組、多媒體小組與史語所共同合作,以史語所的文物做為創意拼圖發想,您可以在多人互動螢幕上,直接以觸控方式進行拼圖與指令的下達動作。
而另外一台「魔幻水晶球」,則是結合了投影及壓力感測技術,當觀眾運用手指,在螢幕上點選了想要欣賞的3D史語所文物影像之後,我們就可以在機台的水晶球體上面,直接用我們的手掌操控文物影像,讓文物做360度的移動。這對我們這種20、30世代,習慣影像出現在電腦上的LKK來說,確實是種驚奇的體驗。
未來人與電腦互動的方式,我想是非常多元而令人期待的。想來體驗一下未來人類與電腦的嶄新可能嗎?來趟中研院就對了!

參考資料
BBC中文網
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7170000/newsid_7174800/7174801.stm
穿越歷史長河-文明科技四千年(已經延展至2008年4月30日)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dahcr/exhibit_2007/news.htm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