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y 03, 2007

技術研究核心與數典之間的關係

技術研究核心跟數典之間的關係 /
陳泰穎(2007-05-04)
技術研究核心跟數典之間的關係
主講人:中研院資訊所廖弘源研究員
時間:2007年4月27日
地點: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
數位典藏進行,所需處理的資料種類甚多,例如有文字、影像、聲音等。而目前數典所面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一) 資料量甚大,且儲存不易。
(二) 儲存媒材日新月異,日後在不同的儲存媒材之間應如何轉換,以及轉換所需付出的成本,亦將成為問題。
(三) 資料保存機制亟待建立,且易於受到駭客破壞。
(四) WEB2।0所帶來的資訊處理思維衝擊。
因此,除了積極建置數位內容,並且將重要典藏盡速數位化之外,於技術方面取得創新與突破,也同樣是數位典藏計畫需要處理的議題。
目前中研院資訊所正在進行以下幾項研究,希望能夠達成技術方面的突破,支援數位典藏,也讓台灣在資訊處理與應用方面取得技術層面的領先。
一、 影像訊號處理:這項技術可以讓原本不夠清晰的照片與視訊,能夠在經過技術處理之後,將原本弱化與不足的部份強化,提昇整體視覺感受。易言之,原本在畫面中不夠清晰或是過暗的部份,都能夠經過技術處理,進行重建。
二、 視訊搜尋技術:透過視訊中運動向量、色彩與重疊區域的整合,可將視訊進行區別與歸類,從而協助使用者進行更進一步的擷取與搜尋。例如研究團隊就派人在裝有監視器,但平時極少有人通過的地區活動,擷取這些活動(如爬樓梯、翻牆等動作)之運動向量,之後再將這些向量作為搜尋關鍵,便可在長達數小時的影片中,於幾秒鐘內快速檢索到有爬樓梯、翻牆動作的畫面。這項技術未來可朝自動事件偵測系統方向發展,預期將可對治安維護、視訊資料搜尋等方面造成正面影響。
三、 雞尾酒浮水印:透過特殊的雙重浮水印技術,典藏單位可讓網路瀏覽系統上的文物影像,看來毫無浮水印。但若有惡意下載情事,資訊人員可在解碼後找出浮水印,作為智財權訴訟的論證。另外,本項技術也可針對數位影像,進行偵測是否有合成、偽造、變造、改作等行為。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創用CC台灣授權條款2.5版))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