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樂生,就是保存台灣文化與歷史 陳泰穎
儘管經過了激烈的請願與抗爭,新莊樂生院的拆遷問題,仍在未定之天。但是令人興奮的是,許多原本對樂生過去毫無所悉的年輕人與部落客,透過部落格串聯與活動,逐漸了解了台灣歷史上被眾人忽視的一頁。如果我們繼續思考保存樂生的本質,就會發現這是一趟重返過去的悲憫之旅。過去的台灣社會,受限於醫療知識的不足,因此對漢生病友採取了不人道的對待方式,樂生的存在,正是過去台灣歷史上灰暗一頁的活見證。但是,透過對樂生的保存,不也就象徵了台灣人勇敢面對過去、尊重人權、落實轉型正義的精神嗎?我們相信,樂生能帶給台灣人省思的精神力量,絕對比已經被台北市政府列為古蹟審查的中正廟要來得大多了!
當然,新莊地區的交通狀況,始終是新莊人的最痛,大家也都能夠諒解新莊人企求捷運的心情。但是,如果政府能夠協助樂生院和捷運工程進行協調、取得雙贏,讓現在居住在樂生院的老人家能夠安享天年,並且在未來將樂生院建設成一個台灣醫療史的紀念園區,那麼新莊捷運將不只是一條把新莊市民送到台北通勤通學的捷運線,更將會是一條將全台灣人載來新莊、省思人權、省思歷史的心靈鐵枝路。
回顧一九九Ο年代,台北縣八里十三行考古遺址的搶救發掘工作和八里污水處理廠工程激烈相爭時,國民黨籍的行政院長郝柏村,在視察十三行遺址後,做出了遺址保存與工程進行並重的決定。而事後也證明,八里十三行遺址的保存,不僅對八里地區的觀光經濟發展,發揮了極大的效益,而對台灣歷史記憶的探索與保存,以及本土意識的深化,更產生了非常正面的影響。如果國民黨籍的行政首長在十多年前就已經做得到的事情,我們不相信現在執政黨籍的行政首長們做不到。我們期盼行政院蘇院長與文建會,能夠本著疼惜台灣、保存文化與歷史的本土關懷,花一點點時間、在捷運與樂生之間取得平衡,為豐潤台灣人的歷史與心靈記憶,做出正確的決定!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創用CC台灣授權條款2.5版)
Thursday, March 22, 2007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