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呀然失笑的媒體--斐濟軍事強人巧妙的不流血"政變"
這是中廣新聞網2006年12月5日的消息
斐濟軍事強人(拜尼馬拉馬)這次巧妙的運用軍事行動,剷除了跛腳的總理及內閣,實際上達到政變目的。鄰近強國澳洲和紐西蘭,因為師出無名而按兵不動。
(張至璋報導)
斐濟軍事總司令拜尼馬拉馬和總理卡拉瑟的不和由來已久.拜尼馬拉馬指責卡拉瑟包庇2000年軍事政變的集團,而且大量剷除異己,政府中又出現貪污,因此要求他辭職.但是卡拉瑟今年五月剛贏得大選,有民意基礎,拜尼馬拉馬不願意背負政變之名,同時為了避免軍事政變會引發鄰近強國,澳洲和紐西蘭出兵干預,因此他首先解除警察武裝,然後阻礙卡拉瑟的官邸通路,並不直接佔領政府機構,任令卡拉瑟總理仍然在官邸召開內閣會議,但是卻將內閣癱瘓的實情向總統伊洛伊洛報告.同情拜尼馬拉瑪的伊洛伊洛總統,按照斐濟內閣制的規定,依法解散國會,組成臨時政府,等待新國會成立後,選出新總理.澳洲和紐西蘭在斐濟並未真正發生武裝政變,社會秩序也沒有混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同時總統還在行使權力的情況下,都宣布不出兵斐濟,儘管澳洲總理霍華德宣稱,取消和斐濟新政府的國防合作,紐西蘭總理柯拉克譴責斐濟的政情變動,但是拜尼馬拉馬卻成功地剷除了跛腳的政府,達到政變的目的.(張至璋)
中廣新聞網的張記者竟然對斐濟的政變,做出這樣的評判,令人感到訝異。首先政變在全世界各國基本上都是受到譴責的,至少外國政府媒體就算同情政變立場,也該做一點表面功夫,說明支持的是該國人民。沒想到張記者居然明目張膽地去干涉斐濟內政,真的是毫無外交與國際禮儀!
接下來,我們如果再分析張記者的背景。中廣新聞網的關係和中國國民黨相當深厚,新聞多半有明顯的政治立場,僅為宣傳罷了。而從今年泰國乃至於斐濟的軍事政變,我們幾乎都可以發現到這些媒體都抱持著”鼓勵以軍人暴力方式,推翻現政權”的立場,所以這篇文章的標題,竟然是用”巧妙”來形容軍頭的手腕。這也證明了這些具有特定立場的媒體人,心中是多麼地缺乏民主素養,希望能夠製造軍人政變的氛圍,推翻現在的民進黨政府。執政黨好或不好,應由選舉公斷!軍人干政是全國人民的悲哀與恥辱,不該鼓勵!
看看BBC中文網的消息吧~對照之下你就知道張記者的報導,實在相差太遠了~
斐濟軍方宣佈政變成功接管政府(BBC中文網2006.12.05)
斐濟軍方宣佈政變成功。軍隊從當地時間星期二(12月5日)傍晚6時(格林尼治時間早上6時)開始接管政府。
斐濟軍隊總司令巴依尼馬拉馬召開記者會,宣佈暫時出任總統職務,並證實已開除總理恩加拉塞。
他說將在下星期提請大酋長委員會恢復總統伊洛伊洛的行政權力,然後由總統委任過渡政府,稍後舉行選舉。
巴依尼馬拉馬指責總理貪污,並領導斐濟走向滅亡之路。
他說:"恩加拉塞早就透過行賄、貪污和引進備受爭議的法案,進行無聲政變。"
總理恩加拉塞立刻反駁巴依尼馬拉馬的聲明。他接受BBC訪問時指責巴依尼馬拉馬向國家滲透關於政府的謊言,並表示會退出政壇。
恩加拉塞星期二早些時候透露,他遭到軍隊軟禁,士兵把他在首都蘇瓦的官邸重重包圍。
重要關頭
巴依尼馬拉馬說斐濟已到了重要關頭,但政府"無法作出決定,從危難中拯人民"。
巴依尼馬拉馬指責恩加拉塞無法掃除軍隊的憂慮,更試圖把他開除,造成緊張局面。
他聲稱恩加拉塞星期二早上拒絕與總統伊洛伊洛會面,讓他相信政府毫無誠意化解危機。
巴依尼馬拉馬說,軍隊將不會進行戒嚴,並警告反對者不要對軍隊或是警察採取抵抗行動。
新西蘭總理克拉克在軍方發表聲明前數小時透露,斐濟總統伊洛伊洛已經解散議會,並批准解除總理恩加拉賽的職務。
"違法行為"
巴依尼馬拉馬多次威脅說,如果恩加拉塞堅持要赦免2000年發動軍事政變的責任人,他就會採取行動推翻恩加拉塞。
恩加拉塞在電話中告訴BBC說: "如果他們想要做違法的事,那時他們的選擇。"
斐濟警察已經在星期一(12月4日)被解除武裝。恩加拉塞說,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都拒絕向斐濟派兵。
BBC在斐濟首都蘇瓦的記者默瑟說, 軍方的行動肯定會引來國際社會廣泛譴責。
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英國政府都已經向國民發出警告,希望他們在近期不要前往斐濟。
這些國家還警告說,如果斐濟發生軍事政變,將給國家帶來嚴峻的社會、經濟以及外交後果。
新西蘭總理克拉克譴責斐濟軍方的政變行動,但排除軍事介入。
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也譴責了斐濟當前的情況,但他同時也透露曾拒絕恩加拉塞請求澳方出兵干預的要求。
霍華德說:"讓澳大利亞軍隊跟斐濟軍隊在蘇瓦街頭交火,不是我目前想看見的情況。"
澳大利亞外長唐納說,會禁止斐濟軍方和任何取代恩加拉塞政權的政府官員入境。
這次軍事政變是20年來斐濟發生的第四次軍事政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