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14, 2006

文化、音樂與政治~中國先秦音樂史的幾點隨筆

文化、音樂與政治~
中國先秦音樂史的幾點隨筆

以下是中國河南博物院李宏教授的智慧
我只是在2006年12月14日剛好在中研院史語所
所以聽到了這些有趣的知識
也胡亂想了點東西

一、焚琴煮鶴
這是一句中國成語,意思形容人粗野、沒有情調到了極點
能彈出美麗音樂的琴
可以拿來燒
與大自然合為美景的鶴鳥
居然可以煮來吃

不過,在八千七百年前的中國賈湖
這倒有幾分有趣的真實性
當時的賈湖人
已經懂得製作管樂器
他們會把鶴的尺骨拿來製成骨笛
因此這些人可能真的把鶴煮來吃以後
再把這些鶴的剩餘價值
作最美麗的應用

二、懸
“懸”的意思
在上古的中國音樂世界中
是代表著在封建宗法制度之下
你的身分所能享有的音樂
換句話說
在古代中國的禮樂制度架構之下
不同社會身分階級的人
也有他們專屬的音樂

怎麼區分”懸”呢?
請想像一下
你坐在一間正方形的房間裡
如果你是天子(用今天的說法就是總統),那麼牆壁的四面都會懸掛編鐘
這種排場叫做”宮”懸

如果你是諸侯、公侯伯子男(用今天的說法叫院長)
那麼牆壁就只有三面會懸掛編鐘
這種派頭也不賴,叫做”軒”懸

假如你是卿大夫(大概相當於今天的部長、次長、處長之流)
那麼你只能在房間的兩面懸掛編鐘
這,叫做”判”懸
要是你是最低層的士(大概相當於我們政府裡的科長、編審、技士之類)
你就只有一面牆可以懸掛編鐘了
這個嗎,叫做”特”懸
不過總比下里巴人要來得入流多了
可是古人也真可憐
如果你當個鄉民
跑去聽古典音樂演奏會
或是身為一國之君
跑去PUB聽不插電
都是有失身份的行為
會被社會鄙視的….
看來當個古代人,壓力也不小
不像今天我愛聽周杰倫、或是帕華洛帝
都沒有人管我
民主主義跟自由主義還是有他的好處的~

三、阿Q之始
大家都知道
中國古樂理中,是把音樂分成宮、商、角、徵、羽五音
在商朝的考古遺留中
學者發現當時的青銅鐘,已經具備了基本的五音
可是到了西周
考古學家在青銅鐘的音階方面
卻發現了好玩的退化現象
就是”商”音完全沒有在西周的樂鐘裡面出現~
換句話說
這種樂音,是經過西周的樂工刻意挑選過的
不能演奏出”商”音

至於這種現象是單純的音樂學、或是工藝層面的退化
還是西周人”逢商必反”的阿Q精神
我也不知道~

四、鄭衛之音
在古書裡邊,儒家學派的學者常常不假思索大筆一揮
鄭國與衛國的音樂就被當作”靡靡之音”、”亡國之音”
好像聽了就會道德低落
宛如學校訓導主任要同學周杰倫跟黃立行的音樂不要聽的訓誨
可是,鄭衛之音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剛剛提過
西周的音樂是五音不全~獨缺商音
可是考古學家在鄭國與衛國考古出土的樂器當中
卻發現到
鄭國與衛國的音樂具備完整的五音
甚至也有七音(就是我們今天的Do Re Mi Fa So La Si)
因此,鄭國與衛國的音樂
常常可以彈奏出打動人心的曲調(用現代的術語來說~他們比較ROCK~)
加上鄭國衛國的歌詞風格又走抒情路線
最愛用的體裁是男歡女愛
難怪受人歡迎
其他”諸夏”的音樂曲風,就像是老僧念經一般
自然提不起大家的興趣

五、登堂與入室
據說
孔丘先生是剛剛我們提過”鄭衛之音”的反駁者
諸夏雅樂的守護門神
而孔丘先生除了會教他的學生讀書做人的道理以外
有時他們也會自己組一個Live Band來自娛娛人
彈彈琴瑟、唱唱歌

有回孔丘先生的學生子路先生
一時手癢
加入了Live Band試彈一下
不彈還好、一彈就有問題
因為子路先生是衛國人
曲風活潑、不符合這個孔門Band的音樂理念
他的同門便紛紛當起了憤怒青年
指責子路老兄離經叛道
應該退出樂團、道歉、下台!
(很像王麗萍小姐在2006年9月台北紅燒軍之亂的時候,誤跑到這些統一論者面前喊了句:”台灣國的公民們”的下場,唉~~~~)

不過Live Band的團長孔丘先生
最喜歡的學生就是子路了
所以趕緊跑出來打圓場
然後就準備留下這段千古名言了
“子路是我們的同門,他已經有點底子了,play的技術也不賴,
算是進了我們的門下登堂了,
不過他的音樂理念還帶有太多鄭國、衛國那種亡國淫靡的風格,
還需要下放再教育,
所以子路跟你們這些已經進到我房間入室的團員比起來,
還差一大截,大家一起共同勉勵,不要吵架啦~”
於是乎,登堂入室這句中國成語
就這樣被創造、流傳了下來。

No comments: